华北地区近期出现罕见的持续降雨降温。今年冬
新闻动态(记者王静熙)国庆中秋假期下半年开始,华北地区出现寒冷天气。这两天气温骤降尤为明显。据监测,10月8日至9日,北京、天津两地最高气温均在10℃左右。期华气象分析师欧阳毅表示,即使在10月初,京津冀地区近几日的气温水平也相当于11月中旬。假期后半段气温骤降,让人“没有准备好”。市民张先生表示,这几年厚被子都不需要放了,但今年气温很低。 “天气预报说今天北京最高气温只有12度,前几天我还穿短袖,现在出门就得穿厚外套了。”家住东城的李女士在发邮件时注意到十月初的今天早上宝宝去上学,雨中打伞的手都冻僵了,就像初冬的景象。气象台消息,今天(10月9日)下午5点,与昨天下午5点相比,蒙古国东北部、华北、华北中北部等地气温下降4℃至8℃。 10月以来西北、黄淮、华北南部等地气温低于同期,部分地区气温低于同期。西北、环淮等部分地区,10月以来降雨较多,天气颇为凉爽。欧阳毅告诉记者。此时华北地区的降雨降温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较强,特别是副热带高压以北地区的影响。冷热空气常在副热带高压西侧和北侧交汇,强暴雨也从西北向北移动至中国北方的黄淮地区。降雨影响太阳辐射升温,结合冷空气南下,北方出现相对罕见的降雨和降温天气。全年中午到十月,华北地区往往满足于秋高气爽的时节,持续降雨和大雨的情况并不多见。从前期统计判断,大同、太原、石家庄、保定10月份出现25毫米以上暴雨的可能性小于5%。不过,这一次都在10月8日经历了暴雨,石家庄近五天已经经历了两次暴雨。 10月8日,“这个冬天会更凉”的话题登上热搜。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生、科普博主梁汉洲告诉自己的微博“风云梦缘”,这种说法没有严格依据。判决从我国今年冬季的情况来看,虽然有G级继“拉尼娜”之类引发活跃冷空气的状态,但气候变化下全国气温很难再转凉。不能将特定的气候预测排除在一个因素之外。根据关系分析,近期降温、拉尼娜等现象,不一定会出现寒冷的冬季。气象部门还解释说,“冷冬/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有自己专业、详细的气象判断。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我们的实际经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自1986年以来,炎热冬季的频率有所增加。此前中国气象局科普的一篇热门文章教导说,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冬冷、冬热是根据整个冬季的冷热情况来判断的。因此,暂时的冷热情况不一定代表寒冷以及整个冬季的炎热天气。不能仅凭寒潮或炎热季节就得出结论。其次,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冬天并不相同。寒冷和炎热仅与平均条件进行比较。高于平均温度可以说是较热,低于平均温度可以说是较冷。冷冬和热冬的判断有严格的标准。因此,近期罕见的低温并不意味着会出现寒冬。今年冬天是否会是“寒冬”,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刘梦洁编辑、张彦军校对
上一篇:郭旭东自首 - 北京新闻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